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于1948年学校创建时诞生,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早在50年代与前苏联专家A、C赫鲁斯达廖夫共同举办了全国兽医内科师资培训班,60年代培养了
3名研究生。于1983和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分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授权学科点,1988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在史言教授、石发庆教授、康世良教授等的带领下,在省和学校的支持下,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学科教学、科研、师资力量及设备条件等,在国内同行中处领先水平。
二、学术队伍
兽医内科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
三、教学工作
1、承担课程
本学科目前承担研究生、本科、专科、函授等不同层次学生课程28门课程,其中博士研究生7门、硕士研究生12门、本科生8门。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及内科学综合大实验,结合毕业生产实习,使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既有坚实的兽医理论知识,又能掌握临床诊疗的技能,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向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兽医人才
2、实验室建设
内科学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有代谢病研究室、中毒病研究室、内科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原子吸收室、电泳室、无菌实验室和微机室等,拥有50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积。
内科教研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实验设备雄厚,可提供本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所用的大部分关键仪器设备。现有荧光定量PCR仪、原子吸收仪、二氧化碳培养箱、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泳仪、超纯水系统、酶标仪、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其他一些常规仪器设备,完全能够完成本学科的实验教学,并能满足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需求。实验室现承担动物医学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三个层次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每学年完成实验课的教学时数为830余学时,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四、科学研究
1、研究方向
(1)动物营养代谢病
动物营养代谢病是危害集约化养殖的一种重要疾病,本学科根据目前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了奶牛营养代谢病与家禽硒与维生素E缺乏课题,进行了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围产期疾病等机理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省科技厅的支持,培养多名研究生,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环境毒理学
兽药和化学农药在防治畜禽和植物病虫害方面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食品卫生方面的危害等一系列恶果。目前主要进行环境雌激素对禽类生殖、免疫、神经和造血毒理的研究及毒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在动物氟、镉、铝和硝基苯等毒理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培养多名研究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畜牧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3)畜禽肿瘤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化学防治
畜禽肿瘤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化学防治是本学科的又一研究方向,从上个世纪末,本学科即以MD鸡为动物模型,开始研究病毒引起肿瘤的发生机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先后进行了锗-132、As2O3、稀土元素镧、铈等抗MD效果和分子机理的探讨,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青年基金和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的资助,培养博士2名和硕士4名,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2、承担课题
多年来本学科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参加科技部、农业部课题2项,主持省攻关课题5项,省基金课题9项,省教育厅课题7项,校基金2项,参加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参加省科委课题15项,科研经费共计300余万。
教研室主任:徐世文 教研室人员:李艳飞、刘运枫、李金龙、张志刚、张子威、林洪金、宋淼
电话:0451-55190407